昨天下午給博士班和碩士班上的第一堂課,主題是引述英國衛報的一則專論,即「台灣會成為第二個克里米亞嗎?」
2014年3月16日原屬烏克蘭的克里米亞經過公投,併入俄羅斯聯邦。在這個過程裡,普京一方面出兵克里米亞,可視為「武統」,而克里米亞人民覺醒,透過公投併入俄羅斯,又可視之為「和統」。所以這是一個武統與和統融合運作的模式,台灣可不可能也循「克里米亞模式」達成統一目標呢?
克里米亞模式之所以成功有幾個條件,有些條件台灣是完全不具備的:
一是原來克里米亞南端的塞瓦斯托波爾就是俄羅斯租借的海軍基地,也是俄羅斯進入黑海的鎖鑰,所以俄羅斯進軍克里米亞有一定的條件。
二是克里米亞有六成人民是俄羅斯族,平常習慣使用俄語俄文,所以公投有一定的成功把握。
三是克里米亞的經濟高度依賴俄羅斯,反而烏克蘭無法提供有效的幫助。
四是烏克蘭正在發生動亂,原總統亞努科維奇下台並逃亡,新的臨時政府無力控制局面,更管不了克里米亞。
五是美歐只是「口惠而實不至」,對烏克蘭財務危機的幫助杯水車薪,對經濟財政都面臨崩潰的克里米亞幫不上忙,反而俄羅斯在農產品外銷、旅遊業和軍工產業,可以幫助克里米亞。
在這五個條件下,俄羅斯以「武統和統結合」的模式,使克里米亞成功併入俄羅斯,當然普京早已做好準備,但其魄力與決心也是關鍵,有趣的是當年負責處理烏克蘭危機的就是拜登。
各位粉絲朋友,針對這個問題「台灣會成為第二個克里米亞嗎?」,可以提供意見看法,一起做我的博士生和碩士生吧!